融创中国:北京楼市新政催生市场回升预期,盘中涨幅超30%!沪港通加持、营收增长等看点受资本市场关注
融创中国(1918.HK)作为出险房企中的明星公司,近期又迎来了一波回血窗口期。北京楼市新政的宽松为市场带来了回升的预期,融创北京壹号院一把卖了56亿元,单套总价3000万元+的豪宅热卖背后,是市场信心的回归。这些看点可能让二级市场投资者感兴趣。融创中国是唯一一家房企被列入沪港通下港股通标的股票名单,这也意味着,融创将获得南下资金加持,提升股票的交易活跃度和流动性,当日,融创中国盘中一度涨30.16%。此外,融创在上半年累计合同销售额521.4亿元,实现营收584.7亿元,同比增长20.5%。融创服务、融创文旅等业务也仍在成长,对整体营收作出了贡献。上半年,融创服务、融创文旅收入合计61.2亿元,均实现两位数增长。这些数据显示出融创在经营面上出现企稳向好的态势,能否持续仍需关注。此外,融创手头有不少优质资产,公司也认可融创的品牌和操盘能力。从融创资产结构也可以看到,融创目前销售额中,77%来自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苏州等一二线城市。央行支持首付低至2成、3成,一系列重磅政策推出、落地之际,一二线楼市也会率先被激活。这些都为融创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支持。但是,融创仅仅只是有了企稳回升的迹象,离真正恢复造血能力,走出困境还有很长的一段路。孙宏斌也知晓这一点,他还要继续出售项目还债,同时让融创的组织架构更加扁平,尽可能地减少运营成本,加速保交付,修复机构、购房者对它的信心。这也是投资者需要关注的重点。自选股写手点评:
关于房地产投资的轶事趣闻,可以追溯到2007年的次贷危机。当时,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投资热潮引起了全球资本市场的关注,房地产信托基金被视为“安全”的投资选择,吸引了大量投资者。然而,次贷危机爆发后,房地产市场崩盘,房地产信托基金的价值迅速下跌,投资者损失惨重。
相较于此,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虽然有过调整,但并未引发全球金融危机。然而,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波动仍然对投资者造成了影响。例如,2014年,中国房地产市场出现大幅度下调,各地政府相继出台楼市调控政策,房地产股票也出现了大幅下跌,投资者遭受了巨大损失。
不过,对于有经验的投资者来说,房地产市场的风险是可以规避的。例如,2020年的新冠疫情期间,投资者开始将资金从股票市场转向房地产市场,因为他们认为房地产市场比较稳定。此外,一些投资者也会选择投资房地产信托基金等金融产品,以规避市场风险。
相关文章
发表评论
评论列表
-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,赶紧来抢沙发吧~